亚汇网获悉,中信证券发布研报称,在特朗普关税政策下,此前美国多家主要零售、制造商与汽车企业已陆续发布提价预告。因美国企业普遍具备较强的成本转嫁意愿与能力,关税政策对于通胀抬升的压力不容忽视。从宏观指标来看,一些美国通胀领先指标已在释放未来美国通胀面临上行压力的信号,美国通胀压力或于今年下半年逐步显现。
中信证券主要观点如下:
在特朗普关税政策下,此前美国多家主要零售、制造商与汽车企业已陆续发布提价预告,美国将不得不面对价格调整浪潮。
此前美国主要零售商普遍预计在2025年4月以后陆续实施价格上调。世界上最大的零售商沃尔玛首席执行官道格·麦克米伦5月15日在财报电话会议上表示部分依赖进口的电子、玩具和食品价格将自2025年5月底上涨,6月价格可能会进一步上调。宝洁首席执行官Jon Moeller 4月24日在CNBC的“Squawk Box”栏目表示与关税相关的价格上涨将在2025年7月开始。与零售商相比,汽车行业的涨价趋势显现得更快且更直接。
根据外媒5月8日报道,福特已于5月2日起上调了三款车型的价格,部分车型的价格将上涨高达2,000美元。据路透报道,斯巴鲁已于5月19日宣布上调多款车型售价,涨幅根据车型在750美元至2055美元不等。此外,多家制造业此前也曾表示将因关税而调整价格。
因美国企业普遍具备较强的成本转嫁意愿与能力,关税带来的成本压力预计会逐步向下游消费端传导,美国通胀上行风险在增强。
美国纽约联储6月调查报告显示,在制造业和服务业中,约有75%面临关税导致成本上涨的企业通过涨价将部分成本上涨转嫁给了客户,其中近三分之一的制造商和约45%的服务业企业完全转嫁了所有与关税相关的成本上涨。
美国亚特兰大联储6月调查报告亦显示,在不显著削弱需求的前提下,企业平均可转嫁约50%的关税成本。此外,美国达拉斯联储对美国德克萨斯州企业高管调查的报告也显示,54.7%的企业计划将关税上调带来的成本增加转嫁给客户。
美国实施普征性的关税,将对美国PCE通胀形成上行压力。
美国圣路易斯联储主席阿尔贝托·穆萨勒姆在肯塔基州帕迪尤卡3月26日举行的圆桌讨论中曾表示若美国有效关税税率全面上调10个百分点,综合考虑直接和间接影响,可能导致美国PCE通胀水平上升高达1.2个百分点。
耶鲁预算实验室模拟结果显示,若全球普征20%关税,在无报复措施情景下将短期导致PCE上升2.1%左右,若触发全面针锋相对的报复,PCE涨幅将扩大至2.6%。
从宏观指标来看,一些美国通胀领先指标已在释放未来美国通胀面临上行压力的信号。
从历史数据来看,美国ISM制造业PMI物价分项通常领先美国CPI同比约6个月。美国PMI物价分项指数自2023年底开始回升,并在2025年加速上涨,该指标已经四个月连续处于69以上的高位水平。基于其对美国CPI同比指标的领先性,美国ISM制造业PMI物价分项或预示美国通胀压力将在今年下半年逐步显现。
细分来看,食品与二手车价格的领先信号亦表明美国通胀将面临上行压力。
作为CPI食品项的领先指标(往往领先6-8个月),FAO食品价格指数同比涨幅已连续数月不低于5%,预示着后续美国CPI食品分项同比或将在下半年面临上行压力。
同时,关税对于美国汽车行业的影响也较大,当前关税扰动下,美国汽车市场新车的供给、成本扰动也存在向二手车市场传导的迹象。作为CPI二手汽车和卡车项的前瞻性指标,曼海姆二手车价值指数同比持续上升暗示美国CPI二手汽车和卡车项未来亦面临上行压力。
风险因素:
美国经济变动超预期;特朗普政府政策超预期;美国货币政策超预期;地缘政治风险超预期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