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国证国际维持携程集团(09961)“买入”评级 看好海外长期增量前景
国证国际发研指,携程集团(09961)1Q25净收入139亿元,同比增16%,符合该行及市场预期,其中住宿预订同比增23%,交通票务收入同比增8%,占总收入的40%、39%,贡献收入净增量的54%、22%。毛利同比增15%,毛利率同比下降1个百分点至80%。经调整归母净利润同比增3%至42亿元,超一致预期9%,主要因营销费用(同比增30%)较预期低10%,净利润率维持30%+水平。该行指,五一假期国内旅游人次/收入同比增8%/6%。公司在业绩会披露,五一假期携程国内酒店预订同比增20%,跨境订单同比增30%(其中入境预订同比增150%),机票价格同比增长,酒店价格同比降幅收窄至低个位数。该行预计2季度携程收入仍快于旅游大盘增长,受益于持续丰富的供给、用户心智、份额稳定。预计国际OTA业务GMV及收入维持高增速(与投入一致),中长期收入占比有望提升至20%+,市场区域将逐步从亚太拓展中东和欧洲。
二、华泰证券:城市更新框架落地,关注落地进展
华泰证券表示,5月15日,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发布《关于持续推进城市更新行动的意见》;5月20日,住建部、自然资源部、国家发改委、财政部、金融监管总局相关领导在国新办发布会上介绍了《意见》的有关情况。该行认为城市更新是我国长期推进的重点行动之一,在当前市场背景下具备巩固房地产市场稳定的抓手意义,但更重要的是其在中长期范畴对于推动城市高质量发展、不断满足人民美好生活需要的重要意义。后续需要关注城市更新的具体规模、资金配套、项目商业可行性和落地节奏等情况。该行认为城市更新对于巩固房地产市场稳定具有抓手意义,后续需要关注具体规模、资金配套、项目商业可行性和落地节奏等情况。此外,当前同样需要关注是否有更多增量稳市场的政策,来助推“止跌回稳”之路。该行更加看好以一线城市为代表的核心城市复苏节奏,以及在对应区域拥有储备或新获取资源的房企的估值修复,继续推荐具备“好信用、好城市、好产品”即“三好”逻辑的地产股,同时分红与业绩稳健的物管公司亦有望受益于市场止跌回稳。
三、中泰国际:港股当前的估值也已不低 策略上建议保持“防守反击”思路
中泰国际表示,香港1个月HIBOR跌至0.75%,创2022年7月以来最低,港元资金成本大幅下降,对香港地产、金融市场带来积极利好。但是港美利差进一步扩大,套息交易或使港元汇价逐步偏近弱方兑换保换证。总体上,港股当前的估值也已不低。中美双方初步磋商超预期积极,短期有效缓解全球贸易紧张局势,但预计当前仅为战术性缓和,全面取得共识需要较长时间。若后续外部压力上升,而内部增量财政政策仍相对克制,或难以对冲经济动能边际放缓的压力,阻碍港股估值进一步向上修复。策略上建议保持“防守反击”思路,关注政策定力与产业突围的交集,可聚焦防御主线和政策催化:(1)高股息防御板块(电讯、公用事业、能源);(2)受惠政策支持和电商“618”节庆提振的相关消费板块(家电、服务消费、国货“新消费”);(3)自主可控突围、技术突破方向(生物医药、高端制造业、半导体设备、AI算力)。
四、中信建投:预计2025年重磅疫苗品种在低基数下有望恢复销售增长趋势
中信建投研报指出,2025年第一季度疫苗行业整体批签发次数为697批次,同比下降14%。流感疫苗、百白破疫苗和肝炎疫苗同比增幅较大,脊髓灰质炎疫苗、带状疱疹疫苗、轮状病毒疫苗和HPV疫苗同比降幅较大。研发方面,肿瘤治疗性疫苗成为疫苗适应症拓展的热点领域,国内研发处于起步阶段;而传统重磅疫苗管线国内布局企业较多,竞争格局趋于激烈。该行表示,预计2025年,重磅疫苗品种在低基数下有望恢复销售增长趋势,推动企业业绩改善。创新疫苗管线持续推进,将为企业带来未来更大的市场空间和潜在的出海机会。
五、交银国际指1季度券商盈利同比显着提升 维持证券行业领先评级
交银国际表示,1季度券商盈利同比显着提升,盈利增长主要来自自营投资收益和经纪业务。2025年1季度,42家A股上市券商归母净利润合计为522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77.8%。上市券商核心营收同比增长28.2%,其中自营投资收益同比增长45.5%,经纪业务收入同比增长43.2%,是营收增长主要来源,此外,净利息收入同比增长11.5%,对于营收亦有小幅贡献。该行指,证券行业估值处于偏低水平。目前A股证券行业指数市净率为1.27倍,处于过去10年26%历史分位数,较为接近负一倍标准差水平(1.16倍),估值处于偏低水平。
六、银河证券:低利率时代欧洲资产配置启示
中国银河证券发布研究报告称,欧元区低利率低通胀时期资产表现呈现“股票>债券>欧元”特征。欧元区长期依赖宽松政策托底经济,权益资产在低利率周期中表现优于固收及汇率资产。配置应聚焦结构性机会:1)防御阶段(2009-2014年)侧重消费、医疗等抗周期行业;2)复苏期(2014-2019年)把握科技、工业等顺周期板块,受益于低融资成本与产业升级;3)后疫情时代关注信息技术、绿色能源等政策驱动领域。总体优先布局盈利稳健、现金流充沛的龙头企业。
(亚汇网编辑:书瑶)